触碰右侧滑开
同心共筑中国梦 ——海勃湾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1-07-14 09:10:20 作者:毕晓敏 文/图 来源:乌海日报 浏览次数:

  共同唱响团结之歌。

  都布新高娃在打理自己家的菜园子。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近年来,海勃湾区持续加强民族团结工作,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营造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建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去年以来,海勃湾区建立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将民族团结教育贯穿干部教育、国民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干部教育方面,通过中心组理论学习、集体学习、科级干部培训班、线上线下普法教育等形式,将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法规纳入普法教育工作中;国民教育方面,将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纳入到全区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将课堂教学作为主渠道,诗歌朗诵、手抄报、中队会等,使学生了解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促进各民族的团结与融合;社会教育方面,每年结合5月最后一周的民族区域自治法宣传周、9月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和12月4日的国家宪法日,集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采取公益广告牌、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宣传《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等内容。

  为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海勃湾区积极选树、表彰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典型、弘扬正能量的良好社会风尚。2017年,全区受自治区表彰的模范集体1个,模范个人2人;2019年,受市级表彰模范集体4个,模范个人13人,受国家表彰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1人。2019年,全区召开第九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表彰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15个、模范个人45名。

  同时,海勃湾区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七进”活动,坚持将机关、企业、学校、社区、乡镇、连队、宗教活动场所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主阵地,把重心下沉到基层。全区现有市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11家,其中,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7家,覆盖机关、镇(街道)、村(社区)、学校、宗教活动场所等基层单位。今年,推荐海勃湾区蒙古族幼儿园申报全国第九批民族团结示范单位。

  海勃湾区还坚决做好推行国家统编教材使用工作,成立了以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任组长的民族语言授课学校推行使用三科统编教材相关群众工作实施领导小组,制定了《海勃湾区委统战系统民族语言授课学校推行使用三科统编教材相关群众工作实施方案》《海勃湾区民族语言授课学校推行使用三科统编教材相关群众舆情舆论引导预案》,层层压实责任,坚决做好推行国家统编教材使用工作;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党的民族政策、民族理论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工作政策解读等内容,做好正面宣传引导工作;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并发放问卷调查表,开展座谈交流,听取代表人士的意见建议并引导各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在各自熟悉的范围做好国家统编教材推广使用的正面引导工作。

  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加大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力度

  海勃湾区将城市民族工作的着力点放在社区,着力将社区打造成为各族群众守望相助的大家庭。为切实加强社区工作,海勃湾区建立健全了社区民族工作管理机制,做到镇(街道)党政班子中有一名分管民族事务的领导,配备民族工作专(兼)职助理员,村(社区)配备民族工作联络员具体负责民族事务。

  为方便群众办事,海勃湾区千里山镇、各街道办事处均设置了便民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全面推行一窗式受理、一次性告知、一站式服务,切实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着力帮助他们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近日,记者来到千里山镇新丰村的一名少数民族家中,这名叫都布新高娃的少数民族同胞正在打理自己家的菜园子,捡石头、除杂草、绑柿子苗、浇水,院子里的柿子、豆角等作物长势喜人,生活过得十分美满。据了解,都布新高娃家中有四口人,两个孩子一个在上初中,一个上幼儿园,夫妻二人一直靠打零工赚取生活费用。第二个孩子出生后,除了需要照顾孩子,还要赡养家中老人,都布新高娃抽不出时间出去工作了。“原来家庭困难,老公身体不好,两个人靠打零工,一年挣得也不多,除了一家四口日常开支外,还要赡养老人,孩子上学也需要钱。”都布新高娃跟记者说到。

  针对这样的情况,海勃湾区民委作为帮扶单位,与村委会共同发力,除了少数民族基本保障补贴以外,每年还给她分发村集体经济收益分红;同时,还为都布新高娃及其丈夫提供就业岗位,保障了她家的基本收入。“我们家不仅有帮扶单位的帮助,村委会也在医疗、教育以及就业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帮助。现在,我们一年收入能有4万左右,还可以享受到义务教育每人每年补助750元的政策,孩子们也都在市里上学,生活是越来越好了。”都布新高娃说。

  千里山镇新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廉军告诉记者:“新丰村的少数民族有25户51人,本着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的原则,按照帮扶计划对这些少数民族从教育、医疗和就业进行了帮扶。我们从都布新高娃家的实际情况出发,给她找活儿干,还从家庭养殖、手工作坊等方面入手,加大帮扶力度,为他们打开了销路,让她家提高了收入。”

  此外,海勃湾区还在各镇(街道)、村(社区)对辖区内少数民族人员开展走访慰问,开辟就业指导专栏,提供就业指导,举办招聘会,组织少数民族妇女参加串珠、刺绣技能培训,使多名少数民族下岗失业人员找到新的就业出路。

  据了解,为加强少数民族困难群众帮扶力度,确保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海勃湾区五年来累计向上争取少数民族发展资金730万元,为千里山镇新建环保厕所3座、维修渠系、新建人蓄饮水工程,为滨河街道中河源社区维修渠道,逐步改善农区基础设施建设;在千里山镇王元地村实施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在新地村实施蒙中药材初加工项目,着力带动农区群众脱贫致富,累计实施17个项目,已全部实施完成。

  下一步,海勃湾区将持续做好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相关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好推行国家统编教材各项工作部署,做好少数民族群众工作,鼓励有条件的社区设立民族之家,举办民族文化活动,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关闭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上一条:

下一条:

网站地图|设为首页|加入收藏|汇雅书世界

乌海政府网 乌海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乌海市大数据中心 维护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
网站维护电话:0473-8992631 蒙公网安备:15030202000006
蒙ICP备0500080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3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