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乌海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2年08月03日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乌海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乌海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的通知

乌海政发202222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

  现将乌海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283

  (此件公开发布)


     

  乌海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划纲要

  实施方案(20212025年)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划纲要20212035年)的通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的通知《乌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精神,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前言

  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是指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思想,掌握基本科学方法,了解必要科技知识,并具有应用其分析判断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科学素质,对于公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十三五期间,在市委政府的正确的领导下,各纲要成员单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162020年)》,充分发挥大联合大协作作用,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科普阵地建设不断加强,科普工作队伍进一步壮大,科技志愿服务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层科协组织建设扎实推进,组织覆盖面不断扩大。

  乌海市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稳步提升,2020年乌海市公民科学素质比例为9%但较全国平均水平(10.56%)还有一定差距,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的问题还很突出,主要表现在:科普基础设施服务能力不足,科普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科普工作不均衡,面向农区群众、老年人的科学素质工作较为薄弱;科普人才队伍的激励机制还不健全;科普阵地作用发挥不够,常态化开展科普活动有所欠缺;公民科学素质协同共建机制还有待加强。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实施《乌海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25年)》,开展新时代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厚植创新发展沃土,发挥科学普及支撑创新的社会根基作用,对于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服务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重大意义。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市委政府十四五规划的安排部署,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为重点,引导和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科普工作,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为乌海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二)原则

  ——突出科学精神引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传递科学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加强理性质疑、勇于创新、求真务实、包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建设,坚定创新自信,形成崇尚创新创造和科学文明的社会氛围。

  ——坚持协同推进。发挥政府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的推动作用,强化组织领导、统筹调度、协同推进、政策支持、投入保障,激发高等学校、企业、基层组织、社会团体等多元主体活力,激发全民参与积极性,构建政府、市场、社会等协同推进的社会化大格局。

  ——深化供给侧改革。紧紧围绕市委政府工作大局,创新组织动员机制,推动优质科普资源整合与开放共享,促进科技资源科普化,满足社会对高质量科普的需求。扩大科普覆盖面,缩小与全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平均水平的差距,服务打造区域创新城市建设。

  ——扩大开放合作。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推进与俄蒙等国的科学素质国际交流、深化创新合作,推动经验互鉴和资源共享,初步构建多位一体,互补联动的对外科普传播合作格局。

  (三)目标

  2025年乌海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2%,科普信息化水平有新提高,科技志愿服务机制不断完善,科普公共服务能力逐步加强,科普队伍建设更加坚强有力,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新提高。  

  三、提升行动

  重点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培育理性思维,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科学生活方式,提高劳动、生产、创新创造的技能,在十四五时期实施五项提升行动。

  (一)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1.任务

  全面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水平,增强青少年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科技工作成为青少年向往的职业,培育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2.措施

  ——将弘扬科学精神贯穿于育人全链条。坚持立德树人,实施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将科学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激励青少年投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远大志向,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推进校内青少年科学教育。全面落实科学课程标准,提升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水平。在中小学开齐开足中小学科学课程,丰富和更新科学教育课程内容和学习资源,深化教学方式改革,推行探究式、参与式和跨学科融合教学,将科技实践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促进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

  ——广泛开展各类校外青少年科技活动。以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竞赛、中小学生电脑制作、科学调查体验等特色活动为载体,大力普及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心理生理健康、安全避险自救等知识,推进科技创新活动与学校基础教育的有机结合。实施馆校合作行动,引导中小学充分利用科技馆、博物馆、科普教育基地等科普场所和资源,广泛开展科学节、科技小论文(发明、制作)、科学探究等科学教育活动。

  ——设计开发适合青少年的科学教育活动和资源。组织高等学校、学会(协会、研究会)、医疗卫生机构、企业等开发开放优质科学教育资源,鼓励科技工作者走进校园、社区等开展科学教育、自我保护等安全健康教育活动。

  ——加大高等教育阶段科学教育和科普工作。推进高校科学基础课程建设,加强科学素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支持在校大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创业训练和创业实验项目。探索开展科普学分制试点,将接受科普教育、参与科普实践和科技志愿服务活动纳入学生评价体系。

  ——实施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建立科学、多元的发现和培育机制,对热爱科学、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进行个性化培养。结合双减工作要求,让科普知识和科技教育进校园、进家庭,进一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通过开展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等工作,探索科技创新后备人才贯通式培养模式。

  ——推进家庭科学教育。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增强家长科学教育意识,掌握科学教育方法。加强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学龄前儿童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3.分工

  牵头部门:市教育局

  责任部门:市委宣传部局、民族事务员会、人力资源和会保障局、文游广电局、卫生健康员会共青乌海市委员会合会、学技术、社会科学合会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市气象局

  (二)农区居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1.任务

  以提升农区居民科技文化素质为重点,不断丰富农区科普活动和科普资源,持续改善农区科普公共服务能力和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区居民文明生活、科学生产、科学经营能力,造就一支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且能够适应农牧业现代化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农区居民队伍,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2.措施

  ——树立相信科学、和谐理性的思想观念。重点围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节能降碳、绿色生产、农畜产品安全、防灾减灾、卫生健康、移风易俗、气象灾害防御等,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等科普宣教活动,建立健全农区科普服务长效机制。

  ——实施高素质农民和农区实用人才培育计划。依托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五年完成200名以上高素质农民培训,加大农区电商技能人才、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院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和农村妇女培训力度培育农区乡村振兴带头人。实施农民普训市、区两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围绕农牧业生产主推技术和主推品种,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培训,大力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服务农牧业现代化,为全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区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技术保障同时,举办面向农区居民的技能大赛、科学素质网络竞赛、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等,动员农区居民主动学习科学生产、健康生活相关知识

  ——实施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乡村振兴智力服务,推广科技小院、院(校)地共建等农牧业科技社会化服务模式。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支持合作社、农技协组织等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通过建立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田间学校、农区居民实训基地等方式开展技术示范推广,引领现代农牧业发展。引导专业技术学(协)会等社会组织开展农牧业科技服务,精准对接需求,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牧业有机衔接。

  ——加强农区科普体系建设。完善农区科普基础设施,强化农区中学科技馆、乡村学校少年宫、校园气象站等建设,提高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的巡展频率,创建科普教育基地。

  3.分工

  牵头部门:农牧乡村振兴局

  责任部门: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市术局,市合会学技术,市气象局

  (三)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1.任务

  以提升技能素质为重点,提高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打造一支懂技术会创新、讲理想比贡献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更好服务产业转型和创新驱动发展。

  2.措施

  ——开展理想信念和职业精神宣传教育。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乌海工匠”、劳模事迹宣讲、最美职工、巾帼建功等活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深化产业工人理想信念、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教育,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实施技能创新行动组织参加自治区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全区百万职工技术大比武活动等多层级、多行业、多工种的劳动技能竞赛,激发全市职工创新热情。建立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统筹利用示范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强化产业工人创新能力,发现、培养高技能人才。组织开展五小等群众性创新活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在职前教育和职业培训中进一步突出科学素质、安全生产等相关内容,构建职业教育、就业培训、技能提升相统一的产业工人终身技能形成体系。重点面向新生代农民工、大龄低技能农民工等群体,整合各类职业教育资源,依托国家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求学圆梦行动等,增加进城务工人员教育培训机会,提高职业技能和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

  ——发挥企业家提升产业工人科学素质的示范引领作用。弘扬企业家精神,提高企业家科学素质,引导企业家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和提升产业工人科学素质的推动者。鼓励企业积极培养使用创新型技能人才,在关键岗位、关键工序培养使用高技能人才。推动高校、职业院校、企业科协、职业培训机构等,为产业工人终身学习、技术技能提升、新技术推广提供学习和实践平台。发挥学会、协会、研究会作用,探索开展企业和社会组织职业能力水平评价。发挥科创中国平台作用,探索建立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的双促进机制。

  3.分工

  牵头部门:市力资源和会保障,市总工会

  责任部门: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市教育局、科学技术局、民政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共青团乌海市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科学技术协会乌海职业技术学院

  (四)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1.任务

  以提升信息素养和健康素养为重点,提高老年人适应社会发展能力,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2.措施

  ——实施智慧助老行动。聚焦老年人就医、出行、金融等实际需求和困难,依托老年大学(学校、学习点)、社区科普大学、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服务机构等,普及智能技术知识和技能,提升老年人信息获取、识别和使用能力,有效预防和应对网络谣言、电信诈骗,帮助老年人融入现代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加强老年人健康科普服务。实施健康乌海行动,推动老年人健康科普进社区、进乡村、进机构、进家庭,开展健康大讲堂、老年健康宣传周等活动,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类媒体,普及合理膳食、食品安全、心理健康、体育锻炼、合理用药、应急处置等知识,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等阵地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科普服务。

  ——实施银龄科普行动。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大力发展老年协会、老科协等组织,充分发挥老专家在咨询、智库等方面的作用。发展壮大老年志愿者队伍,吸纳老专家加入科普专家队伍,在科普传播中发挥积极作用。

  3.分工

  牵头部门:市民政局卫生健康委员会

  责任部门: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老干部局市科学技术局、公安局、游广电、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妇女联合会、科学技术协会

  (五)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1.任务

  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对科教兴国、科技兴蒙、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的认识,提高科学决策能力,树立科学执政理念,增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本领,更好服务乌海市高质量发展。

  2.措施

  ——加强科学素质教育培训。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履职水平,强化对科学素质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加强前沿科技知识和全球科技发展趋势等基础知识学习,突出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培养,增强把握科学发展规律的能力。

  ——在公务员录用中落实科学素质要求。不断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在公务员录用考试和任职考察中,强化科学素质有关要求并有效落实。在新录用公务员岗前培训中增加科学素质教育课程,提升初任公务员的科学素养。

  ——发挥党校主阵地作用。充分发挥市委党校行政学院主阵地作用,将科学素质教育列入教学计划,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养,鼓励科技相关部门领导干部到党校上讲台授课,不断提升领导干部科学管理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

  ——积极拓展科普教学途径。充分利用内蒙古干部培训网络学院资源,整合科普中国优质资源和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丰富科学教育学习内容。广泛动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到科普场馆、大中小学、厂矿企业调研学习,鼓励领导干部带头参加科普报告和专题讲座。

  3.分工

  牵头部门:市委组织部

  责任部门: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科学技术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科学技术协会市委党校

  四、重点工程

  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提高供给效能,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主体多元、手段多样、供给优质、机制有效的全域、全时科学素质建设体系,在十四五时期实施项重点工程。

  (一)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

  1.任务

  建立完善科技资源科普化机制,不断增强科技创新主体科普责任意识,充分发挥科技设施科普功能,提升科技工作者科普能力。

  2.措施

  ——建立完善科技资源科普化机制。鼓励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承担单位和人员,结合科研任务主动开展科普工作。各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对本地、本部门科研项目立项和实施进一步明确普资源开发要求,在科技项目设置中加入科普内容。探索科技工作者科技志愿服务积分奖励机制,将科普工作实绩、科技志愿服务作为科技人员职称评聘条件。加强对科普示范基地等平台的考核。推动科普事业与科普产业发展,探索产业+科普模式,强化公益性科普产品和服务的基础作用的同时,以发展科普产业为重点,促进经营性科普产品和服务繁荣发展。

  ——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专项行动。实施重大科研成果科普化工程,鼓励获得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奖项的科技成果、重点科研项目科普化,加强与媒体、专业科普组织合作,及时普及科技成果。支持和指导高校、园区、企业等利用科技资源开展科普工作,开发科普资源。鼓励行业专家、科研人员等积极参与科普教育和科普传播推介工作,鼓励高校、企事业单位向社会公众开放科研基地、实验室,推动自治区重点实验室、自治区级研发中心等面向社会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科普事业。

  ——强化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把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工作依托各级各类科普场馆、博物馆等设施,展示科技界优秀典型、生动实践和成就经验,树立科技工作者先进榜样,激发各行各业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加强科研诚信和科技伦理建设,深入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活动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坚守社会责任,自立自强,建功立业,成为践行科学家精神的表率。建设高质量科普专家库,通过宣传教育、能力培训、榜样示范等增强科普能力,通过各类科普平台针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主动、及时、准确发声。

  3.分工

  牵头部门:术局

  责任部门:市委组织部、宣传部教育工业和信息化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自然资源局水务局、文游广电局、卫生健康员会,市科学技术协会、社合会      

  (二)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

  1.任务

  加强科普资源开发和整合,增强科普服务能力,提升优质科普内容资源创作和传播能力,多渠道推进数字科普建设,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

  2.措施

  ——大力推动智慧科普建设。加强科普中国优质资源推广应用,实现全市各类科普资源平台与科普中国资源深度对接,提升智慧科普传播能力。加强乌海市科协网、乌海科协官方微信等平台的建设,聚焦公众需求和社会热点,及时进行科普解读,构建有社会影响力的科学传播平台和科学辟谣平台。加强科普资源库建设,促进科普信息化,推动优质科普资源向基层倾斜下沉。

  ——大力繁荣科普创作资助计划建立健全科普创作激励机制,支持高校、企事业单位、科技类社会团体等单位组织及广大科技工作者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等重大题材开展科普创作。持续开展学会(协会)能力提升项目、科普作品资助项目等活动,促进科学与艺术结合,创作适合多渠道、全媒体传播推广的科普作品。

  ——提升全媒体科学传播能力构建多平台支撑、全媒体融合的科普传播体系。推进图书、报、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设立科普专题、专栏、专版或频道,推进科普传播内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媒体从业人员科普传播能力培训,打造专业化科普传播队伍。大力发展新媒体科普传播,促进媒体与科技界的沟通合作,增强科普传播的专业性和权威性。鼓励公共交通、户外电子屏、楼宇电视、公益广告等增加科学传播内容,实现科普内容多渠道全媒体传播

  3.分工

  牵头部门:市科学技术协会

  责任部门: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宣传部教育局、科局、文体旅游广电局、市场监督管理,市大数据中心

  (三)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1.任务

  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政府引导、多元兴办、多渠道投入的机制,完善科普基础设施布局,优化科普基础设施结构,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服务均衡化、广覆盖。

  2.措施

  ——加强对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规划与宏观指导,将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区人民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或其他专项规划完善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规范和标准。加强经费保障和专职人员配备。建设与我市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综合性科普场馆,各区人民政府努力建成1000米以上的科普场馆积极推进科技馆免费开放,提高管理运营水平,提升服务质量和能力加强馆际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引导和扶持企业、社会组织及个人参与兴办、建设、资助科普基础设施建设。     

  ——创新构建现代科技馆体系。推动科技馆与博物馆、文化馆等融合共享,创新构建服务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提升的现代科技馆体系。加强实体科技馆建设,推进数字科技馆建设,统筹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农区中学科技馆建设,探索多元主体参与的运行机制和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和能力。加大特色科普展教品研发和共享,依托各类科普场馆打造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前沿科技体验基地、公共安全健康教育基地和科学教育资源汇集平台,提升科技馆服务功能。

  ——大力加强科普基地建设推进国家级、自治和市级科普教育基地创建活动,构建动态管理和长效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高校、企业等建立科普教育、研学等基地,提高科普服务能力。推进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设施开展科普活动,拓展科普服务功能。引导和鼓励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区、水利工程、企业研发(生产)设施、机场、车站、电影院等公共场所强化科普服务功能。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企业积极开发利用工业遗产和闲置淘汰生产设施,建设科技博物馆、工业博物馆全体验场馆和科普创意园十四五期间,创建自治区级科普教育基地10个以上、市级科普教育基地40个以上。

  3.分工

  牵头部门:市科学技术协会

  责任部门:市委宣传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科学技术局、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务局、农牧、文体旅游广电局

  (四)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工程

  1.任务

  加强基层科普服务体系和科普队伍建设,逐步提升基层科普工作能力,建立健全应急科普协调联动机制,基本建成平战结合应急科普体系。

  2.措施

  ——建立应急科普协同机制建立健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科普协同机制,纳入市、区两级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整体规划和协调机制,突发事件状态下,各有关部门密切协作、分工明确、统筹力量,直达基层开展应急科普,及时做好政策解读、权威发布、知识普及和舆情引导等工作。发挥好科普中国优质资源作用,创作符合当地实际的应急科普内容资源,开展传染病防治、防灾减灾、应急避险等主题科普宣教活动。全面推进应急科普知识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建立应急科普专家队伍,提升基层科普工作者、应急管理人员、媒体工作者的应急科普能力。

  ——健全基层科普服务体系。构建市、区、镇街道三级科普服务体系,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站)等为主阵地,以志愿服务为重要手段,探索建立科普合作和共享机制,鼓励各区开展全领域、跨区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的全域科普试点行动。提高科技志愿服务信息化水平,推广群众点单、社区派单、部门领单、科技志愿服务队接单的订单认领模式。

  ——实施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提升。深入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开展全国科普示范县(区)创建活动。加强基层科普设施建设,鼓励和支持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建设具有科普教育功能的综合服务设施,探索建立基层科普展览展示资源共享机制。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双创活动周、防灾减灾日、食品安全宣传周、公众科学日等活动,增进公众对科技发展的了解和支持。承办好“千名专家人才服务基层”“百名专家走进盟市旗县科普传播行”“新时代文明实践科技志愿服务”“科技创新巾帼行动”“气象防灾减灾宣传科普草原行”“低碳发展,内蒙古在行动等活动,不断提升科普工作成效。

  ——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发展科普场馆、科普教育基地、新媒体科普、科普研究等领域专职科普人才队伍。鼓励高校、中小学校、科研机构、企业设立科普岗位。建立完善科普人才培养、使用和评价制度,引导和激励科技工作者履行科普责任,将科普成果和科普工作实绩纳入相关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绩效考核指标。不断充实兼职科普人才队伍,逐步构建起以科普专家团、科技志愿者、科普信息员、科技特派员等为主体的科普服务核心力量,加强专兼职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开展“中青年人才突出贡献奖”“乌海英才”“最美科技工作者”等先进典型推荐评选活动,不断增强科技工作者荣誉感、获得感、使命感。

  ——拓展科学素质交流与合作能力不断拓宽科学素质建设交流渠道,搭建合作平台,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公民科学素质需求,加大引进高层次人才。围绕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进行技术咨询、建言献策、项目合作、学术报告等,促进产业对接、项目落地实施。加强青少年、妇女和教育、媒体、文化等领域科技人文交流,增进文明互鉴,推动价值认同。

  3.分工

  牵头部门:市科学技术协会

  责任部门:市委组织部、宣传部教育、科术局公安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农牧、商务局、体旅游广电局、卫员会、应急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共青团乌海市委员会合会,市气象局

  四、组织实施

  (一)组织保障

  各区人民政府负责领导本级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把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作为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将其发展目标纳入总体规划,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实施目标管理考核,加强工作进展的督促和检查。各区人民政府要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逐步提高科普经费的投入水平,保障科普工作的顺利开展。

  市科协发挥综合协调及监督考核作用,会同有关方面共同推进科学素质建设。各纲要成员单位将方案列出的有关任务分工纳入本部门单位的相关规划和计划,全面推进我市科学素质建设。

  (二)机制保障

  健全完善纲要实施协作机制。纲要成员单位之间加强联合协作、工作研究、经验交流以及平台资源的共建共享,开展专项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不断提高纲要实施工作的效能,构建起大联合、大协作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格局。

  建立完善社会动员机制,进一步形成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落实有利于科普公益事业和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增加科普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大力宣传先进人物和典型经验。

  (三)监督评估

  建立纲要实施监督评估机制,实行定期调度和跟踪问效,加强对纲要实施工作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督促检查。及时总结经验,解决实际工作中暴露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推进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落地。十四五”期末,通过实地走访、专项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对各区、各相关部门纲要实施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估。

  

关闭
打印

上一条:

下一条:

网站地图|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乌海市大数据中心 维护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
蒙公网安备:15030202000006蒙ICP备0500080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3000001
网站有害信息举报及维护电话:0473-8992631,邮箱:whdsjz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