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碰右侧滑开
风雨兼程一甲子 砥砺奋进六十年 乌海市第一中学往事
发布时间:2021-10-19 09:31:36 作者:韩建慧 来源:乌海日报 浏览次数:

  在乌海学子的心目中,乌海市第一中学(以下简称市一中)一向有着特殊的地位。这座始建于1961年的学校从20世纪60年代起,便致力于乌海地区的教育事业,为国家和乌海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回首乌海地区的教育,就不能不提市一中。

  毋庸置疑,市一中是踏实而厚重的。一个甲子的风雨兼程,磨砺出他的筋骨和品格,锻炼出他的风范与气质,使他具有了厚积薄发、行稳致远的独特魅力;市一中又是青春活泼的,六十载光阴磨灭不了她的少年气,青春的火焰仍在熊熊燃烧,理想的风帆仍然乘风破浪,正所谓志在千秋,百年仍是少年。

  今年,恰逢市一中建校六十周年,为进一步提升市一中的教学水平和办学能力,我市积极推进市一中新校区建设。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记者也走近一中,走近一中的师生,追寻这座建校六十年的学校印刻了岁月痕迹的动人故事。

  从海勃湾区繁华的街道之一——新华大街一路向东,逾是前行,便逾是宁静。参天大树掩映中,路南一所安静的校园便俨然在望。

  这片校园在这里仿佛已经很久了,久到已经变成乌海的一个地标建筑。这片校园在这里也很久了,在近半个世纪的时光里,它一直都在悄悄转换着容颜,从两栋小楼到今天教学楼、宿舍楼、科技楼林立,它的每一段变化都代表着一次变革,见证着它一步一个脚印地从一所矿办学校成长为自治区重点中学。

  艰难起步:

  三座学校合并成的“最高学府”

  如果要追忆市一中的前身,那还得从20世纪50年代末在乌海地区发展史上曾留下浓墨重彩的“万人上山夺煤大会战”说起。

  1959年,为保障包钢一号高炉顺利投产,乌达矿区及桌子山矿区相继展开“万人上山夺煤大会战”。1959年4月,桌子山矿务局正式成立,在积极建矿办厂、建设机关办公室和家属住宅区的同时,企业办学也马不停蹄地开展起来。

  在此之前的1958年,桌子山矿务局成立了“桌子山矿区一完小”,后改称“海勃湾市第一小学”。该校在1960年时附设了一个初中班,俗称“戴帽班”,共有学生20余人。这种“戴帽班”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解决教育需求,由教育部提出的一种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概而述之,在原有建制不变情况下增设高一级的教育班级,如增设初中班的小学,增设大专班的中等专业学校,增设本科班的师范专科学校等。1961年,该校的初中部独立成校,名为“海勃湾市第一中学”,校址位于现海勃湾区第一小学东侧。

  1960年9月,桌子山矿务局还成立了煤炭技校,名为“桌子山矿务局中等煤炭技工专业学校”,但这所学校在1961年9月便宣告“下马”,此后又改名为桌子山矿务局职工子弟中学,其校址便位于今乌海市第一中学所在地;在此之前的1959年,西桌子山水泥厂也设立了职工子弟学校,次年起增设初中班。

  尽管设立了多所中学,但20世纪60年代初,无论是学校的教职工还是学生都非常少,学校的设备也比较简陋。为整合资源顺应教学需要,1962年3月起,以上三所学校的初中部进行了合并,合并后的学校使用了桌子山矿务局职工子弟学校的校址,即今海勃湾区新华街东段南侧,并更名为“海勃湾市第一中学”。

  1976年,乌海市成立,海勃湾市第一中学随之更名为乌海市第一中学。

  曾任市一中副校长的杜万海给记者描述了一中早期的模样:一座2层砖混式教学楼,一座2层砖混式学生宿舍楼,教学楼在西面,南北走向,坐西朝东;宿舍楼在南面,东西走向,坐南朝北。还有一座礼堂兼餐厅可供师生一起就餐,学校周围全是沙滩。

  如今,随着时光变迁,学校重新规划盖起了适合当下教学的新教学楼和宿舍楼,学校附近的风貌也在逐年变化,楼多了、路宽了,道路两边的行道树早就从小树苗长成了参天大树,但这所学校始终矗立在这里,红墙里面书声琅琅,逐渐变成了乌海人的城市记忆和地标建筑。

  斗转星移:

  师生难忘的奋斗历程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思想引导工作也是教学日常的一部分。莘莘学子在学校的引导下,各个班级都有学雷锋小组,学雷锋做好事成为学生的“日常功课”。该校曾有历史资料记载:仅1963年3月到7月,全校师生就收到感谢信、表扬信100多件。从这一年起,学校就把每年的3月份确定为学雷锋活动月,延续至今。

  学习之余,学生便走出教室,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抗洪抢险、修建铁路、义务铺路植树,到处都有学生的身影,学校每学期都会组织学生下厂、下乡参加义务劳动,与工农同吃同住同劳动,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这样一种教学方式,显然非常符合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基本国情。从学校走出来的学生,除了拥有较高的文化知识还拥有很强的动手能力,这也让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顺利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砥柱中流。

  曾出任市一中副校长的杜万海和市一中党政办公室主任黄毅都还记得这段岁月。黄毅回忆说,当时他们在下海勃湾治沙造田,开垦荒地数十亩用来种植马铃薯、玉米等农作物,大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得收获便用来改善师生的伙食。

  此外,学校还组织师生参加建砖窑、烧白灰、修防空洞等劳动,他们不断搞发明创造,试着生产过炉盘炉盖、水泥电杆、三极管、制造手摇风箱等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当时,市一中所在的区域并没有围墙。杜万海告诉记者,是全体师生用了三年的艰苦劳动,课余时间一起动手拓土坯,才修建起学校1300米长的围墙。

  当时的课程设置也比较符合实际,例如物理、化学等课程都改为《工业基础》,动物、植物及生物课程改为《农业基础》。1975年,校办工厂试制月地动仪成功,次年就批量生产,通过内蒙古教学仪器公司供区内各地,还曾远销到山西、山东等地。

  乌海市成立后不久,海勃湾市第一中学更名为乌海市第一中学。

  这是一次堪称里程碑的改名。从这一年开始,学校进入全新的恢复与整顿时期,教育事业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改善学校环境,师生们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靠着10辆手推车一锹一镐的建设校园,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利用学习之余艰苦奋斗,扩建出操场、篮球场等运动场地。曾于这段时间在市一中执教的老教师如张万富、杨寅兴都记得这段经历。下了课,学生和老师就肩并肩去劳动,大家一边干活,一边讨论课堂上的知识,无论是学习还是劳动,都是热火朝天的。

  诲人不倦:

  师道光辉照亮学子前程

  1977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

  这一年,随着教育领域正本清源,中断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恢复,570万考生潮水般涌向考场。同样也是这一年,乌海一中被确定为乌海市重点中学。

  从次年起,市一中开始组织应届高三毕业学生参加高考,当年就有两名学生被录取。1979年,市一中又被确定为内蒙古自治区首批35所重点中学之一,而这一年,市一中培养的学子韩志刚顺利考入北京大学,成为乌海学子考入北大的第一人。

  沉寂的风帆缓缓张开,起航的汽笛声传千里。到1983年,已经有49人被高校录取,市一中成为乌海地区大专上线人数最多的学校。

  而这一切,离不开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从20世纪60年代建校伊始,市一中就拥有一支治学严谨、默默奉献的教师队伍。杜万海回忆,当时为支援祖国西部建设,许许多多的高级知识分子云集到乌海地区,甚至包括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等老牌名校的大学生。 也有一些因历史问题从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下放来的学者专家,他们共同组成乌海教育事业早期的奠基人。

  他们中有一生坎坷、始终不渝的英语老师方子扬;有知识渊博、被大家尊称为“活字典”的语文教师李达贤;有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获得“人民教师”奖章的杨寅兴;有讲课认真,学富五车的历史教师宝文忠等等,他们把毕生心血奉献给乌海的教育事业,给学生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

  1962年,20多岁的杨寅兴从家乡来到西桌子山职工子弟学校,当了一名人民教师。之后,他入职合并后的市一中,成为一名英语教师。其实,杨寅兴并不是学习英语专业的,他专修的是俄语,英语对他来说也是一门新的语言。怎么才能教好学生呢,今年已经80多岁高龄的杨寅兴回忆,他和同事们都是从自学学起。“当时没地方去买教材,想要学习英语就要靠电台里的节目。当时北京电台、山西电台都曾有英语口语教学节目,我们就每天跟着电台学。”他说。

  跟着电台学,自己编教材,学会了再去教学生,以杨寅兴为代表的老师们争分夺秒的学习充电。随后,杨寅兴又到西安外语学院进修,一门心思就想把知识传递给学生。

  杨寅兴回忆,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无论是教学环境还是教学资源都比较单调,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们绞尽脑汁寓教于乐。

  “我们没有什么条件搞教学活动,就做教学游戏,比如传话,学生们列队在操场上,老师悄悄告诉排头一句英语口语,大家依次传递,最后一名大声报出来,经常传着传着就跑偏了,大家哄堂大笑,但却记住了这句英语。” 杨寅兴说。

  黄毅和杜万海还记得当时李达贤老师的“活字典”水平。“有淘气的学生故意找了很多生僻的词和字去请教李老师,李老师一一细致解答,分毫不错,在那个字典缺少的年代,有这样的老师,真是学生之幸。”杜万海感慨地说。

  有治学严谨的教师队伍,学生们也力争上游。到1989年,学校高考升学人数首次突破百人大关。在此期间,学校的办学条件也在逐渐完善。1985年盖了新的教学楼、新食堂和浴室;1991年又拥有了新的图书实验楼。

  此后一直到1995年,学校获得了自治区级、市级诸多荣誉,在德育、体育教育、法制教育等方面均有不菲成绩。

  优良学风代代相传,好人好事也层出不穷。在《乌海日报》的资料库中,尚可找到这样一件好人好事:1992年2月12日傍晚,高三学生刘正云、齐海峰、魏永平、白永强、王玉峰5同学,在黄河冰层上冒着生命危险抢救落水儿童,被乌海市教委、团市委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刘正云还获得团市委颁发的“五四青年团员奖章”和当年“半月谈”奖金。

  砥砺奋进:

  勠力同心共创百年名校

  1996年,对于市一中来说,又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年份。当年7月,按照我市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决定取消市一中的初中部,改为普通高级中学。

  这一年9月,张德洊被任命为市一中校长。张老回忆,市一中办学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同时,也迎来迅速发展的最好时机。

  1997年,学校出台了《乌海市一中1997-2002年五年发展规划》,大力加强了队伍、制度、精神文明和硬件4个方面的建设,使学校的教学工作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高考成绩连年提高,4年迈出了4大步:1997年上线(定向线)182人,被评为乌海市高中教学质量先进单位;1998年上线223人,同年通过了自治区教育厅检查验收,成为我市第一家普通高中管理先进学校;1999年上线284人,2000年上线406人,1999年和2000年连续两年包揽全市的文、理科状元,1999年文科状元刘显蜀的总成绩进入自治区文科总分前5名,创建校以来的最好成绩。

  教学质量大幅提升的同时,办学环境也在不断优化。张德洊初到时,发现教职工办公室连热水壶都没有,老师们想随时喝口热水都难。他下定决心为师生们做好服务,筹措资金解决了这一问题。张德洊在一中当校长的时候,被教职工们称为“不爱回家的校长”,因为他几乎全天都在学校里转悠,大到教学楼规划合不合理,小到教职工能不能喝到热水、备课室够不够用都在他的关注范围里。他不知道的是,若干年后,市一中迎来了另一位与他性格相似的“张校长”,现任校长张树同样是一个“不爱回家的校长“,早晨与上早自习的孩子们一起进校园,晚上和值夜班的老师一起出校园,校内的所有人和事,都在他的心里。

  20世纪90年代末,在信息化时代的冲击下,学微机成为热潮,学校立即抓住这一机会,在1997年分批购入高档微机60多台,在市直学校率先开设了微机课。1998年,学校花大力气改造了化学实验室的通风设施,结束了实验室污染的历史;同年9月又投资150万元建设学生公寓楼。1999年建成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室和教师电子备课室,2000年建设起科技楼。市一中正式进入了创新发展时期。

  从2000年到2021年,21年的岁月弹指一挥,市一中经历了多次改革,始终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宗旨,积极探索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改革,积极实践选课走班改革,开齐开足国家设置的课程,开发校本课程120门,积极探索“211课堂”模式,实施生涯规划指导,加强劳动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该校打造出一支爱岗钻研,无私奉献,业绩骄人的优质师资队伍。现有市级以上名师、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48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130人、国家中级生涯规划师253人。

  历年高考成绩稳居自治区前列,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输送人才13人,为国家培养了5万多名优秀毕业生;2017年以来,文理科一本上线人数共计2200多人,“双一流”院校录取人数共计900多人,“985”院校录取人数共计182人。2020年,市一中一本上线率首次突破60%,考入985院校50人、“双一流”院校173人。

  该校还获得了自治区首批重点中学、自治区首批示范高中、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全国学校美育研究基地、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全国篮球特色学校、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自治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自治区首批新课改走班制选课试点学校、自治区首批教育信息化应用试点单位等诸多荣誉。该校已成为乌海市办学水平最高、享誉自治区的优质示范高中,校友遍布世界60多个国家、地区和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

  2021年,恰逢市一中建校六十周年。为进一步提升市一中的教学水平和办学能力,我市重新规划,积极推进市一中新校区建设。新校区选址位于滨河二期西片区启航路南段以东,漠海街以南,海河路以西,山水街以北。总占地面积为207亩,规划总建筑面积93714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为81226平方米。其建设内容包括教学楼、综合楼、风雨操场、游泳馆、图书馆、实验楼、学生餐厅、教职工餐厅、学生宿舍、教师公寓、地下停车场、标准田径场及室外运动配套设施等。投入使用后,可满足3000名学生教学实验、生活后勤、活动场地、实施全寄宿制管理以及青年教师住宿等需求,为提升市一中教育教学水平、顺利对接新高考改革、力争办成自治区一流高中提供坚强保障。

  乌海一中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从1961年至今,一代又一代的一中人栉风沐雨、开拓创新,凝聚出“追求卓越、和谐创新、敬业勤勉”的一中精神,他们带着乌海人民的热切期盼,义不容辞的扛起了教育兴学、成风化人的重任。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我们祝福乌海市一中,祝福他们在新的征程上继续永葆青春、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关闭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上一条:

下一条:

网站地图|设为首页|加入收藏|汇雅书世界

乌海政府网 乌海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乌海市大数据中心 维护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
网站维护电话:0473-8992631 蒙公网安备:15030202000006
蒙ICP备0500080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3000001